翻譯研究:
metaverse這個字好像還沒有統一的中文譯名,在網路上看到的幾個譯名,都容易和其他的譯名混淆,或者好像未能忠實表達原意,雖然我對它還不是很瞭解。所以本blog貼文的中文譯名,也許將來還需要再改。
南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劉燕青寫的「網路空間」之緣起一文(刊於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》第29期,2003年03月15日),寫的這段話,給了很好的指引:
與吉布生同時期的科幻小說家史蒂芬生(Stephenson)筆下的網路空間被稱為"變體"(metaverse),為地理空間所阻隔的人們可以用"化身"(avatar)代替他們自身,進行相互交往。就像吉布生一樣,史蒂芬生將網際空間描繪成一個取代我們平常實體的地方,一個由資訊建構而成的世界。在吉布生的網路空間中被棄置的身體,在史蒂芬生的網路空間中則得到了保留,當然,這些「化身」並非指的是身體本身,而是在網路空間中所建構出的某種較為固定的線上人格(online personality)。不過,劉燕青在「網路空間」之緣起一文稍後,又將它譯為「後設結構」:
「網際空間已經被概念化,就如同一個網、母體(matrix)、後設結構(metaverse)而且一般來說,就像一塊資訊建構而成的地方」。布可曼(Bukatman)指 出,電子空間本身是無法被察覺的。每個虛擬個人都經歷終端機螢幕,在那裡,互動發生於每個終端機背後的某處,網路叛客試著去「以實體與知覺的熟悉方式,重 新界定無法察覺的(並因此是不含意識的)電子時代領域」。網際叛客用熟悉的空間發展精緻的隱喻與類比語言,開始教導我們網際空間做為一塊地方的可能意義。meta-的確有人譯為「後設」,請參考本blog貼文meta- 元。
Second Life(第二人生)之類的互動式線上多人遊戲便是metaverse的實例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